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南京照相馆》红色教育观影活动

发布者:rwskb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4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党性修养提升的鲜活载体,9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开展《南京照相馆》红色主题观影活动,以沉浸式教育推动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思政育人能力双向提升,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筑牢精神根基。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的重点献礼影片,《南京照相馆》突破传统抗战题材叙事范式,以“平民视角”为核心切入点,依托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的珍稀历史影像档案,生动还原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之际的生存图景与精神抉择——影片通过刻画平凡个体在战火中的坚守、抗争与家国担当,既真实呈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悲壮,更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屈抗争精神,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极具感染力的视听教材。

观影过程中,全体党员始终保持庄重肃穆的氛围。银幕上定格的历史瞬间、鲜活的人物群像,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具象化、场景化,引发党员教师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思想触动:大家时而凝神沉思,在黑白影像中回望山河破碎的屈辱历史,深刻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时而热泪盈眶,为普通民众在绝境中展现的民族气节而动容,在光影交织中完成了一次对革命历史的深度回望、对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

观影结束后,学院全体党员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政课教学实际谈观影感悟,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既是“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直抵灵魂”的党性锤炼: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需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筑牢理想信念,从影片的抗争精神中汲取力量,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与责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将红色影像转化为思政“活教材”,创新教学方式与载体,把历史厚重感、精神感召力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助其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本次红色观影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党建+思政育人”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学院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一方面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运用,通过开展红色研学、经典诵读、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另一方面将党性教育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引导全体党员教师以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专业素养投身思政教育事业,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发展优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与精神支撑。(撰稿:刘子豪;编审:崔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