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政安徽网转发了我院教师袁诚琨7月12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理论文章《以有为争取“有位”,着力解决学生获得感不强的问题》。该文围绕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营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聚焦学生获得感不强的现实问题,给出了系列针对性建议。其主要建议为从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实施,整体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强化融入与贯穿,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推进供给侧改革,满足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学生工作育人实效;打造专业化、专家化工作队伍,保障高校学生工作守正创新等五个方面打造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
该文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是对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的贯彻与落实,也是我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成果。近年来,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党和国家、学校要求加强“大思政课”建设,鼓励思政课教师走出课堂,深入学生生活,捕捉学生所思、所想、所惑、所需,继而将问题带入课堂,将思想政治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撰稿:任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