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让大学生深入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时代新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8月12日,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在纪念馆门口,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同学们走进了那一段中国革命烽火岁月。为了贯彻我党“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决策,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等前委委员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机关移驻蚌埠南郊孙家圩子,在这个小村庄秘密居住14天。这里发生着决战前夕的运筹帷幄,这里翻开了创建人民海军的篇章,这里的人民汇聚了送粮上前线的滚滚“车轮”,为新中国的诞生护航!
在思政课教师魏雪梅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分为旧址区和陈列展览区,旧址区布有邓小平旧居、陈毅旧居、张震旧居、司令部会议室和大食堂,复原和再现了领导人在孙家圩子工作及生活的场景与风貌,很好地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陈列厅分为五个部分:将星耀珠城、淮畔定方略、决胜千里外、利剑向江南、送军过长江,分别对几大机构在孙家圩子的活动和蚌埠人民支援渡江作战进行了丰富而系统地展示。陈列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实物、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恢弘壮阔的历史。
在参观的过程中,围绕“渡江战役总前委为什么将驻地选在了蚌埠市孙家圩子?孙家圩子在中国革命史中有怎样的地位?在孙家圩子驻扎十几天对渡江战役有着什么样的重大作用?”等问题,在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和一座座旧址住房前面,同学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具体的“微思政主题实践课”。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了解了我们脚下的这片红土地,位于淮河之畔的这片沃土,就是一片真真切切的红色热土。同学们表示,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四史”学习,更加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体会到了红色基因对于强大自身的重要意义,今后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把自我的成长和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有机融合,担当重任、不负时代、绽放青春!(文/余建杰)
